您的位置:首页 > 经营财讯 > 财经点评>正文

曾扬言要超越中国的印度,如今或因RCEP有这些考量!

时间:2017-04-18 20:5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印度,这个堪称亚洲第三大经济的大国,曾一度扬言要超过中国,近期有消息称,对于中国主导的RCEP,印度却表现了这样一幅姿态!

首先,来说说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的简称,是以东盟十国为主体,加上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计16个国家所构成的自由贸易协定。这16个国家的总人口为35亿,占全球人口的46%;2016年的GDP总量超过22万亿美元,占全球GDP将近30%。

由于中国的积极推动,很多人将RCEP称为“中国主导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将其视作与TPP(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议)可竞争全球贸易主导权的协议。现在随着TPP的落幕,RCEP的进展更加令人关注。

RCEP:东盟10+1的拓展版

2012年8月,在柬埔寨召开的第44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及相关会议上,10个东盟国家和6个伙伴国的经济部长一致同意开启RCEP自由贸易协议谈判。RCEP合作的前身则是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以及韩国三国之间的“10+1”双边贸易协议。

对于“RCEP至今仍未签署的原因,第一是印度,第二是印度,第三还是印度,因为印度十分确信,这个协议将为它带来不必要的竞争。”

下面介绍印度对自由贸易协定的顾虑以及现实考量。

顾虑一:贸易开放后 既挡不住又出不去

彭博社的一篇文章指出,印度迟迟不愿推进RCEP的原因还跟中国有关:印度担心签署协议后,挡不住大量的廉价中国商品进入,也担心可能会危及印度本土的制造业。

在2016年,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达520亿美元;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只有20亿美元。除此之外,印度与RCEP其它成员国(包括日、韩、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贸易逆差。

`

另外一方面,即便成员国对印度放开市场,因为中国商品在当地的极大市场占有率,印度仍难以轻易进入对方市场,分一杯羹。在RCEP近期几轮回合的交谈中,印度明确提出两方面顾虑:第一、印度对东盟十国在2014—2015年的出口总值约310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值的10.2%,但在完成RCEP谈判后,印度企业能否轻易进入东盟市场仍有问题,因为中国商品在当地已拥有极大的市场占有率。

第二、印度担心国内企业无法和外国企业竞争,尤其在药品和纺织品项目可能在市场开放后面临严重冲击。同时,印度国内贸易团体及农业组织也对澳洲、新西兰、日本在农产品方面可能带来的激烈竞争感到忧心。

顾虑二:知识产权以及服务业条款不利印度

RCEP的谈判框架覆盖诸多内容,包括劳动力标准、环境保护等,但从进展上看,目前最棘手的议题是知识产权。尤其是仿制药知识产权问题被外界看作是阻挡印度加入RCEP的最主要绊脚石。

日本和韩国提出知识产权政策会提高医疗治疗成本,并限制了少数国家获得负担得起的仿制药途径,希望大家放开,这引起印度的反弹。印度有“发展国家的药房”之称,国内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仿制药生产企业,包括治疗传染病以及非传染病的药物,每年为印度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要印度放开这一行业,无疑让它割肉,如何舍得?

另一方面,印度希望能在信息服务业的出口领域获得更大的空间,让印度大量的IT从业人员能在成员国之间进行自由的劳务流动,以防美国一旦收紧IT就业签证,为国内就业找出路。

由于特朗普释放出限制印度IT外包商获得H1-B签证的信号,亚洲IT服务业市场对印度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需要找到一个预备方案,以防美国真的关闭签证大门”。但目前的RCEP协议成员国并没有要接受更多印度IT员工的倾向,这方面各成员国之间也未能达成一致。鉴于此,要印度对RCEP打起精神来说,或许有一定难度。

保护—退让—坚持 印度对贸易一向保持谨慎

印度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保持着一种戒心,一方面是因为未从历次的贸易协定中获得充分好处,另一方面是有保护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彭博社的专栏作家沙马撰文表示:“印度在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上表现得扭扭捏捏,长期以来一贯如此。它曾经多次在世贸组织的不同谈判中,单边阻止协议达成。”

印度拉里特.曼辛格也承认:“过去的一些贸易协定降低了关税,也使得外国公司在我们的市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但是,由于我们的制造业不够先进,我们没能很好地利用其它市场的关税优惠。”

比如:印度2010年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却发现印度的出口没有增加,而进口却增长了30%。印度南方的农民联合会表示,他们无法与东南亚的廉价香料和植物油进行竞争,致使莫迪上任后提出“审核”前任的贸易协定,此举代表印度再次结束了与他国的经济合作关系。而印度与其它国家的十余个贸易协定也同样在这些年搁浅。

同时,莫迪的施政重点包括提振印度制造业,2014年发起“印度制造”倡议,希望吸引外国投资,带动印度制造业发展。目前,西门子、波音、东芝等国际大公司已进入印度设厂。莫迪希望,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现在的16%提升到25%。在这一目标实现之前,印度恐怕依旧会对自由贸易协定抱着审慎的态度。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手法与思路,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铜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欢迎添加本人微信yhLj007,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