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济台>正文

郑州名门地产成“水煮鸭”?江湖资金链传闻堪比碧桂园

时间:2017-06-01 18:40:02    来源:云南在线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流传郑州地产江湖的“郑州名门地产资金链紧张”传言,近日再被提及。与此前资金链紧张、资金通道质疑不同的是,本次似乎有了点熬粥嘟嘟的实质性东西:一个闪眼消息是,碧桂园收购名门地产。其实,对于郑州名门地产资金链紧张的传言,在郑州业界已经不是三日无日,对此,大家心知肚明,一度成为资金链紧张房企代名词。大凡聊起郑州地产房企资金链话题,三句话不离名门。(文中涉及包括但不限于泰辰兴达等,以(郑州)名门地产概称。)煮熟的鸭子——怎么讲?“煮熟的鸭子---就剩个嘴硬了”。“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中国的俗语谚语很有意思的。鸭子的嘴巴本来就是硬的,死了的鸭子嘴巴还是一样硬。人们宰杀用来食用的鸭子,尽管用蒸、煎、炒、炖等方法煮着吃,鸭子的嘴巴还是一样硬邦邦的坚固。后来人们把缺乏依据、没有理由的事情,又毫无根据强辩的人,形容为“死鸭子硬嘴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今日之下,把只煮熟的鸭子飞了,张金凤怎生对他玉郎?比喻有把握到手的东西意外失去了。有时说明掌握不好机会。到手的鸭子飞了。于郑州名门地产资金链紧张的话题,业内外多有传闻,而相对业界的质疑和近乎肯定的结论,郑州名门地产表现出了不公开的沉默作为回应。其中两个枝节令人玩味。其一,三年前,名门紫园项目面市其间,到场站队的多人概叹现场的景观绿化和高尔夫球场地,对此,名门地产自己人也是信心满满,公开宣称对于土地的把握,有意无意的透露:接下来名门地产二期用地如无意外,一定是要收入囊中的。于是,第二天的发文里,又迎来一些媒体人的点赞。其间,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而彼时,改地块,也就是如今的名门紫园二大期用地尚未进行公开招拍挂。名门地产对于土地的胸有成竹,至今都算是一个问号!与此同时,资金也被问及。其实提问者的只是想抛砖引玉,阐述早前名门地产进行的金融产品的运用,而当时的名门地产有关负责人却表现出特别的敏感:金融产品的运用一带而过,更多的是“解释”名门地产不缺钱!不缺钱!不缺钱!其二,也是值得地产人玩味的。房地产业,土地是基础,资金是发展。这是个大多数人都不会糊涂的道理。名门地产对于土地和资金,一直都是一个问号?外人问?名门地产自己也问?名门地产对于土地和资金的苛求可想而知。名门地产旗下看似那么多的项目,其实真正意义的公开招拍挂的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这话虽然有点绝对。值得一提的是,传闻资金链紧张缺钱的名门地产,正大光明里对于资金的拒绝态度大于大于对资金的接受态度。不止一次,有人想撮合名门地产的合作共赢,资金和土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多多益善,而名门方面有关人士的态度却是玩味。一次,有资金倾向于名门地产的项目合作,名门地产方面的一个态度是,先是托词,再推迟,继而又言公司高层和老板和好多开发商老板很熟悉的。言外之意,老板门路多交际广,思路和高瞻远瞩,资金合作这等事,老板们平日里喝酒吃茶打高尔夫就搞定了的。事后,一家合作开发商说:企业之间有过接触,高层之间熟悉是一回事,合作不合作,如何合作是另外一回事。见过不少跨行业不熟悉的有合作的,从小就熟悉的兄弟俩企业之间合作的倒不多!名门地产缺钱还是缺地?秋天,本是收获的季令。有传闻称名门地产股权被碧桂园收购的消息。那么,是不是说名门地产资金链确实出了问题,没有钱开发想方设法弄到的土地了,还是名门别有想法,做了一桩大买卖?按照房地产业的规则和潜规则,开发商有了土地是不愁钱的。按照一些人和名门地产自己的说辞,名门地产今年以来项目众多。说是项目,其实就是一块地,有的只是挖个坑。有项目自然不愁钱,有钱有项目,坚强了那么多年,今年楼市和房价有那么火爆,为啥今年名门地产要一拍脑壳走有钱大家赚的路子呢?如果名门地产此番真的被碧桂园收购。只有两个可能,名门地产缺钱,一如此前传闻资金链紧张,而且紧张到很大的程度,不得已的地步,如果真的不缺钱,谁会拿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一个外人耕作?如果上面一条不成立,那就是名门地产的项目其实不是真的自己的项目,无非是圈个圈或者交了定金意向的项目,也就是说,这些项目的地块还不姓“名门”,要么是无证,要么是还在外人名下。而要改在自己名下,最主要的是得有钱,而且在有钱基础上,还有有帮你改名的人物。于是,碧桂园,就出现了。即使不是碧桂园,也有会其他房企。当然,中间牵线人也是不可少的。须知,在资金和合作上,近乎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名门地产,不是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改变思路了的。综合上来说,这倒有点印证了此前的名门地产缺钱的传闻,同时,也证明了名门地产项目大多不是自己名正言顺的项目。其实,名门地产资金链紧张的传闻,还表现在无证预售上。资金跟不上,工程进度自然就大打折扣,工程进度赶不上来,施工证、预售许可证什么的,也不会被风刮来。“你挖个坑,就说明你开工了,开玩笑”。其间,有购房者反映,名门地产存在无证预售、民间借贷等问题,“房钱都交了几年了,房子还没影子”“没有预售许可证,就收钱,而且不是收几千几万的定金,而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对于名门地产的无证销售情况,公众很少看到被有关部门处罚的报道。名门地产的资金链局中局有言论说,名门的资金的手段主要和信托有关,这是个事实。从金水路的名门浦发广场,名门地产就开始了信托。河南两家信托,名门地产都有用过。但,作为常规和正常规避的融资渠道,后来却为名门地产不屑,而是看上了更为融资渠道。早前的2014年6月份左右,有报道称,名门地产已经涉及“影子银行”,操起了“类信托”的融资业务。“这类项目融资成本也比较高,但风险也不低。”名门地产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正常的银行授信已经不足。据介绍,泰合久石将收购洛阳名众70%的股权并向其发放委托贷款,资金用途为“洛阳九都路77号地产项目的获取及开发建设”。其中,项目公司股东方——兴达投资与名门地产及实际控制人宋金兴均对该计划承担担保责任,同时标的项目土地“洛阳西工区九都路77号项目地块”也将作为抵押资产之一。资料显示,原股东名门地产2010-2012年净资产分别为14.58亿元、20.42亿元和25.78亿元,在郑州、南阳、洛阳、驻马店等河南省内多个城市有项目布局,而兴达投资的三年净资产分别为17.10亿元、28.30亿元和34.85亿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母公司及担保人兴达投资在2010至2012三年中净利润则出现了下滑趋势,其间利润分别为4.69亿元、7.87亿元和6.55亿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资管计划虽尚未到期,但该项目融资方的控股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工商资料显示,融资方洛阳名众的股东的确为泰合久石的通道方——招商财富和名门地产。然而,名门地产的控股股东或已发生变更,由此前的兴达投资控股(81.25%)变更为“河南智兴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智兴投资)”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孙群堤,而该关系发生变更的时间为2014年3月25日。然而蹊跷的是,有关方面从河南工商局网站中,无论根据公司名称还是股东证件号码,却均无法检索到任何有关“兴达投资”或“智兴投资”的工商信息。而据此前统计数据,“华泰泰合久石”两只产品的合计募集规模已接近6亿元,这是否意味着该产品存在计划外超募,市场不得而知。“从投向看这个项目存在风险是肯定的。”彼时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名门地产的政商之道作为一家起步河南南阳的地产商而言,能够进入河南省会及省内多个城市,以至项目开发到省外,名门地产的能力不可小觑。一度,名门地产被过誉为类如“河南10大品牌地产商”,“河南地产领导品牌”等等。并一度,外域业内人士有了这样的看法,河南地产,除了建业,就是名门地产。“名字起的好!”这是唯一对名门地产的没有引发更多质疑的一个回答。事实上,早在开发郑州浦发国际金融中心时,名门地产的政商能力已经显现。据称,当时项目附近的一家省级部门有人认为项目在设计规划上存在质疑,并要求名门地产进行调整。但最终,没有实现。另外,名门地产在拿地上,能力也是非同寻常,从名门地产项目来看,大多地块被业内有人称为有“内定”“定向”之嫌。此外,名门地产履历中,不乏有政府性质单位以股东等形式介入,进行房地产开发。而作为政府类单位的介入,无论拿地还是确保土地倒手方面,都可起着不言而喻的效力的。系出名门,繁华如烟;一言难尽,言而不尽。无论如何,名门地产已经进入“被收购”的操作线。而有关名门地产的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