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要闻>正文

我身边的工匠——张泰愚

时间:2017-07-24 08:59:57    来源:西北综合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7月9日,值得陇原人们欢庆的日子,宝兰高铁终于将西北与中原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一小时经济圈”,缩短西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空间距离,疏通西部发展的主动脉。而为这次畅通而付出辛劳的还有一位,为宝兰客专工程供电的国网甘肃检修公司330千伏榜罗变电站站长张泰愚。

  看着飞驰列车,张泰愚的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记得6月8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陈坡村的山坳中一片忙碌,为宝兰客专工程新建的330千伏榜罗变电站内电气、土建工作正在交叉进行中,19日完成供电任务是现场每个人的目标,大家争分夺秒为宝兰高铁的按期通车做好电力准备,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施工现场,他皮肤黝黑,步伐稳健快速,不停的跟施工人员、检修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交流,手心捏着手机和充电宝,“电话、微信太多了,手机的电只够用三个小时,我配了个两万毫安时的充电宝,这才够用。”这就是国网甘肃检修公司定西运维站的站长负责榜罗变电站验收的张泰愚,一个80后,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父亲,负责定西地区四个330千伏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这就是他的标签。

  张泰愚是土生土长的定西人,回忆起刚入职时的情形,他打开了话匣子,“我是学计算机的,刚开始干运行的时候感觉专业很不对口,没有信心觉得很吃力……”2006年,张泰愚从象牙塔走出来,一头扎进了变电运行专业,从最初的茫然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他的转变是从一次技术比武开始的。

  那还是2010年的夏天,西北网公司变电运行专业的技术比武在330千伏彭家坪变展开,公司变电运行专业的行家里手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从笔试到现场实际操作,每一个人都卯足了劲儿,用专业说话。作为定西变的青年骨干,张泰愚倍感压力,他放下专业不对口的包袱,拿起运行专业书籍,通宵达旦的复习,不断地向师傅讨教,全面梳理了专业知识框架,为后来的运行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012年3月,检修公司成立后,运行专业向运维专业逐步过渡,运维站应运而生,张泰愚主动参与到运维站站管人员的竞聘工作中,经过层层选拔,永登运维站成为了他以站长身份入驻的第一个“战场”。从定西到永登,他面临的变化不仅仅是地域的迁移,陌生的人、陌生的变电站、陌生的管理模式,一切都是崭新的,加上短暂的工龄,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困难”二字。

  “迎难而上”,再次谈起刚去永登的那段日子,他面带笑容的说出了这四个字,“设备不熟悉,我可以挨个站去看、去学,人不熟悉,我可以以心换心,跟大家慢慢相处,一步一步走么。”一年多时间,张泰愚对永登运维站所辖的各站的运行情况摸了个透,在运维站基础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他今后的运维站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4年底,他被调往位于岷县的绿源运维站。

  绿源运维站管辖的绿源、洛大两站是兰州运维分部最偏远的变电站,“第一次去绿源,两百多公里路,翻山越岭,国道正在修路,一路上堵车、颠簸,各种状况层出不穷,刚刚入秋气温就降到几摄氏度,我的心拔凉拔凉的。”路上的处境让张泰愚心里对这两个偏远站不断地犯嘀咕,他顿感压力倍增。走进绿源变,整洁有序的主控楼、谦谦有礼的青年员工让他的心放下了一大半,“现在想起来,一进绿源,所有的疑虑都打消了,绿源虽然偏远,但是各项工作基础都打得很扎实,人员也很年轻,工作很好开展!”在绿源的两年时间,他带领绿源的青年员工完成了绿源变、洛大变全站设备检修工作、绿源变三个新投间隔的验收启动等工作,修订完善运维站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整理运维站设备管理资料,同时创新运维管理模式,以建设标杆运维站为目的,进一步研究提升和改进运维站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探索符合运维站实际的管理方法,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了运维站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儿子出生我只陪了十天”,在榜罗的验收现场,谈及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张泰愚满含歉疚,“全靠老人了,爱人也很恼火,只能忙过这一段时间再补偿他们了”。今年5月初,兰州分部的运维站进行整合,张泰愚被调任至定西运维站,新成立的运维站接管了天水分部管辖的陇西、巩昌变,“在榜罗验收的时候,还得想着运维站的事,两个分部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也略有不同,稳定人心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6月19日凌晨5时52分,经过多个小时的连续战斗,330千伏榜罗变至宝兰客专牵引变线路充电3次后成功,宝兰客专通渭段供电成功,330千伏榜罗变正式投入运行,疲惫和喜悦交织的情绪涌上张泰愚的心头,庆功的鞭炮在站外响起,他赶忙用手机记录下夜色中最美的榜罗……(郑蕾)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