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发展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便民利民惠民的政策应允而生,很多以前的看似不可能变成现在的可能。2014年4月12日公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十号令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16年4月22日国发(2016)2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精神; 2016年5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新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提出重点推进四项改革:一是改革食盐生产批发区域限制。二是改革食盐政府定价机制。三是改革工业盐运销管理。取消各地自行设立的两盐工业盐备案制和准运证制度,取消对小工业盐及盐产品进入市场的各类限制,放开小工业盐及盐产品市场和价格。四是改革食盐储备体系。《方案》明确,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
家住河南平顶山的钱先生对这项政策可谓是翘首期盼已久,既然食盐就开放了,做含盐的复合调料就更合法了,心想着新政策的出台可以助自家生意更上一层楼,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畏首畏尾的去经营自己的调味产品了。没想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些地方盐业局对于新政策的落地显得不是那么的欢迎,这也给钱先生带来了许多苦恼。
钱先生经营的是一家生产调味料的公司,经过公司耗时10多年研究出来了一种新型鸡骨汤粉复合调料。消费者使用这种调料时非常简单,只需把水烧至沸腾直接将面条或其他食物煮熟后加入蔬菜和鸡骨汤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用此法烹饪出的食物有效的保留了食物中的维生素c和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易于人体吸收,防止油炸高温毁坏食品中有益成份。且该产品经平顶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鉴定,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要求。跟其他一些调味料(南德调味料、方便面汤料)类似含盐产品一样,但更多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组合的一种新的调味品。本想借着国务院颁布新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这股东风大干一番呢,没曾想在推广的时候却遇到了一系列难题。
近日,钱先生向媒体反映,公司生产的调味品在商丘市永城市被扣押了,扣押的依据也没有,反正就是通过经销商铺出去的货都又被永城市盐业局的人给没收了。钱先生怀疑是因为食盐原本是盐业局垄断经营,现在市场放开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他们故意找茬不让他的产品经营。中间钱先生多次找盐业局的人协商,都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只好反映给媒体,希望媒体能够关注一下。
4月18日媒体来到永城市盐业局,接待的是盐业局盐政科杨姓科长,在听媒体说完了解关于扣押钱先生调味品的来意之后。杨科长表示知道这个事并说:他们局是接到群众举报说市场上有假盐在销售,他们局拿样品去省里化验,化验的结果是含盐量达到了82.6%。根据1999年5月颁布的《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释义,含盐量超过60%的都属于盐产品,盐产品都归盐业局管理。依据1999年《河南省盐业管理条例》第三条和第二十三条的管理规条例,永城市盐业局才扣押了钱先生的鸡骨汤粉复合调味料。关于钱先生提供的平顶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合格的检测报名永城市盐业局避而不谈。
永城盐盐业局没向媒体提抽检含盐量达到82.6%的检测报告(据业内人士说该报告属于盐业内部检验机构)。
然而对于永城市盐政科杨科长的话钱先生并不认同,钱先生认为:首先他们公司生产的产品是经过平顶山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合格的复合型调料,其他地方都可以销售,为什么到了商丘市和永城市就不行?是不是因为动了盐业单位的“利益奶酪”,所以特意的找理由打击报复?钱先生这样理解也是有原因的,根据【发改办经体〔2017〕604号】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快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中与《方案》精神不符的条款,2017年6月30日前要完成清理工作。有关部门在相关涉盐法规完成修订前,不得拒不落实《方案》精神和国家有关规定。
并且根据钱先生提供的一份证据中永城市盐业局将姓领导说:“真想要卖也可以商量,盐业局可以代理、可以卖你的东西,但不能自己卖,得强调谁是主体,主体是盐业局主管、主导,你不要拿你自己当主人”,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随后媒体又来到商丘市盐业管理局,盐管局盐政科的李科长对此事的解释是,永城市属于河南省直管县,他们现在和商丘市盐管局属于平级单位,想要反映情况得去河南省盐务管理局。
但是让人疑惑的是,如果钱先生的产品真的不符合规定,为什么永城市盐业局代理的话就可以卖?现在正好处于《盐改》的过程中,永城市盐业局和钱厂长双方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可能还不一样。但无论是谁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解决,现在钱厂长已经向虞城县法院对永城市盐业局提起了行政诉讼,相信法律会给个公证的判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