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冬季,火锅店也迎来了一年中生意的最火热。近日,某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全国火锅人均消费价格为64.8元,高于整体餐饮价格水平。
这个冬季同样给餐饮业带来温暖的还有另一把火,点燃了东西南北,那就是餐饮众筹。
——2015年11月27日,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达州城内出现了一则饭店招募众筹股东的广告,消费同时还能赚钱,更可以参加分红。2015年以来,众筹概念在达州迅速走红。在众多参与众筹的行业中,餐饮业最受青睐。
——2015年11月27日,据《证券日报》报道,中国餐饮知名品牌食神食业创始人钟利文与某众筹平台在北京签约,将联手推进食神食业在全国落地布局,也从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众筹颠覆餐饮美食行业未来格局大门。
——2015年11月21日,在2015中国餐饮O2O高峰论坛上,轻松筹创始人兼CEO杨胤作为评委位临现场,并于针对餐饮与资本的关系进行了主题演讲。她表示,面临着互联网改革的不仅仅是餐饮企业,传统的金融产业也在面临着互联网的变革。金融产业也要用“开放、分享、互动”的精神去和他们的投资人、餐饮企业去互动去分享。
——2015年11月17日,传统餐饮借力互联网,山西首家众筹餐厅落户太原。
——甚至是远在新疆的克拉玛依,也在2015年11月初,有了第一家通过众筹方式开业的餐厅,它有108个掌柜。
众筹的这把火,难道是要反衬出资本的冷漠吗?据虎嗅报道,张兰从打黑工、刷盘子到创建俏江南23年,最终却落得从企业“净身出户”的下场。如果没有和资本联姻,张兰或许没有机会去尝试实践其宏大的抱负,或许至今仅仅维持着小富即安的状态,但至少还能保全她对企业的控制。
资本不仅对张兰很无情,而且对餐饮很忽视,它们眼里好像只有高科技。随便一个90后,几页PPT的内容,就可以打动投资人。偏偏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大地,在每年给社会创造2000万个工作岗位的餐饮行业,资本是带着有色眼镜的。
弱弱的问一句,那些创业的人们,难道不吃不喝吗?难道为了事业都是废寝忘食吗?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互联网时代之前,为了更好的发展,餐饮业此前没少向资本抛媚眼,有联谊成功的,也有遭遇白眼狼的,比如俏江南的遭遇。
互联网时代来了,资本终于瞄上餐饮了,但瞄准的是各种团购和送餐公司,这些公司其实是餐饮业的下游或者边缘领域,“三个月前,我周边的人都是投资人,都是互联网的,他们都说我,你做什么饭,不要做了,让我好像回到了2007年,那时候厨师、公务员、我妈妈、丈母娘都在买股票。如果现在人人做互联网的话,菜谁烧去?”外婆家董事长吴国平近日表示。
也有投资人士冷静分析过,他们认为餐饮自身发展存在诸多障碍,对餐饮投资标的要求很高,还有投资机构对投资金额以及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要求设立了门槛,总之,资本和餐饮之间是有鸿沟的。更有意思的是,双方可以边吃边聊,但就是无法牵手。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甩开膀子!
其实笔者也是个吃货,也愿意舍近求远的到某个火爆的店去排大队吃好饭。那会心中也有感慨,如果自己也能开个店该多好,仔细一想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开饭店不是个轻松的活,需要专业人士搭理,但如果能成为某个牛店的小股东,那也是极好的。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曾这样说过,“有一种思维,说互联网时代谁会造概念,就会成功。我不怎么认同。我认为我们认真做菜的,想学会互联网的技术很容易。但是,只会玩互联网,营销推广做得风声水起,但不会做菜,不会管理,就是一股风。”
既然互联网来了,那餐饮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反守为攻。
轻松筹创始人杨胤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思维。众筹有很多玩法,权益类的众筹、收益类的众筹,这些都是我们如何去把一个项目玩好的方法。成熟的餐饮企业和成熟的众筹平台合作,以餐饮的线下部分作为基础和主导,利用众筹和互联网的新模加快发展速度。餐饮业专心做好菜品质量,把餐厅经营管理好,众筹则专心做好大流量大数据的转换,呈现出更有吸引力的内容,把线上的流量,转化为线下的消费,同时能让用户得到好处。
最近火爆大江南北的餐饮众筹,也从事实上验证了杨胤的判断。餐饮业也是一种实体经济,吃饭又是咱们国人最热衷的,美食文化和酒桌文化也是传统的一部分,虽然其中有精华也有诟病。
作为这个冬天里的一把火,以轻松筹公司模式为代表的餐饮众筹也可以称为星星之火,如果发展规范,未来必将燎原。因为资本最终是逐利的,放着餐饮这么好的现金流和利润率,为何只是当吃客或者看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