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经济商业>正文

移动医疗真假枯荣 贴心医生绝不雷同

时间:2015-10-22 20:53:07    来源:欢乐传媒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投入巨资也没有解决基层医疗问题;医学信息化薄弱,医院效率整体偏低;医患信任十分脆弱等一些列问题都说明——中国非常需要移动医疗。

    2014年互联网大风吹到了医疗,各路投资人创业者越飞越高。随着风力慢慢减小,那些半空中的项目失去了动力——移动医疗不好做。

    携程打死了线下旅行社,却又被更年轻的去哪儿和同程虎口夺食,如日中天的淘宝也在被唯品会、聚美、微店抢夺份额。在移动医疗领域,成立超过10年的丁香园、好大夫之类的公司似乎美好人生才刚开始。只是淘金者已经闻风而至,在APP过剩的时代,先入者也要学会生存。

    贴心医生:市面大多的移动医疗都是“双胞胎”

    1、抄袭成风


    竞品在产品设计、运营方式甚至技术特色上都互相抄袭,没有著作权和专利保护,构建护城河非常困难,单行的例子就是糖尿病管理的APP,界面、功能和打法几乎都如出一辙,估计创始人不看名字都分不出自己的“孩子”。


    2、狼多肉少

    目前真用移动医疗的用户数量就这么多,同类产品却源源不断。医院里做APP的代表比做药的还多,医学会议上人头攒动的地方必然是下APP发礼品的地方。有人敢补贴医生100,就有人敢补200。现在用户就像皇帝,APP就像他后宫的妃子,被下载已经运气不错,实际用户会打开的也就几个。

    可见,在这个移动医疗环境特殊的年代,拥有自己的特性,才是生存之道。

    贴心医生:移动医疗竞赛中,贴心医生准备进入下半场

    移动医疗创业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才开始还难言谁将胜出,如何找到自己的“跑法”,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


    1、找需求

    虽然每个创业项目都自称找到了千年一遇的需求、痛彻心扉的痛点。但绝大多数的需求不是实现不了就是需求非常小众,要不就是类似产品已经烂大街了你还不知道。在移动医疗,如挂号、问诊、等简单领域已经没有创新的余地,如何找到用户真正需求是现在移动医疗的重中之重。试问一个陌生人的人告诉你:“我是医生我可以给你看病。”你会相信吗?

    贴心医生的创新点在于基于熟识。使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再像是以前的即时、短暂的“轻问诊”关系,而是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的联系,从而更加了解患者,提高效率。这个机制让双方主动维护、经营的意愿更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在医治的过程中有一些分歧,也会很容易得到沟通和解决。

    2、看产品

    很多产品并没有明确的用户或者需求,或者臆想的需求并不存在。每个产品都应该能明确说得出自己的方式,并得到用户认可,比如套用下面的公式:

    XX产品是通过XX模式给XX人群解决XX问题的。

    贴心医生的产品公式为:

    贴心医生是通过基于熟识模式给医生患者人群解决医患关系和效率问题的。

    公式里三个空格都是一件产品的关键。发现了问题和受困人群,并提出了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然后实施,才是这件产品的价值所在。该把产品一个功能做到极致还是把功能越扩越多?我想前者更符合互联网精神。

    移动互联网对医疗好比干柴遇到烈火,移动医疗的高效、低廉、广覆盖、信息流、超体验等优势,非常契合国情。如何让火烧的更旺,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是现在最应该做的事。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