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6月23日电(记者 赵晔娇)23日,记者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发布了专业解读电子商务法律的报告——《2014-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报告发布了“年度十大电子商务领域典型法律案例”:滴滴提供专车服务行政处罚案、阿里巴巴侵犯知识产权案、当当网网购进口巧克力无中文说明诉讼获赔7万元案、美团与大众点评互诉图片侵权案、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恶意诋毁案、浙江省第一起利用微信平台售假入刑案、“滴滴打车”和“滴滴”的商标诉讼战、易到用车举报滴滴快的合并涉嫌违规及行业垄断案、天搜科技股份假借论坛营销兜售APP涉嫌欺诈败诉案、网站称操作失误拒兑现美团“零元餐”惹官司。
“滴滴提供专车服务行政处罚案”作为“互联网专车第一案”,引起记者关注。对于此案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旭华认为,电子商务进入传统行业势不可挡,法律应与时俱进。关于专车的合法性问题,似乎成了这一电商模式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子商务以强势的方式介入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既得利益者奋起反抗,法律服务应当与时俱进,更加专业化服务。
“浙江省第一起利用微信平台售假入刑案”的主角是近来发展迅速但模式备受争议的微商。从2013年5月起,微商何某开始通过两个微信号,在朋友圈发布各大名牌包包手表和高档化妆品的信息,之后被用户举报售假。何某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被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