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独家原创>正文

唱响新时代昂扬旋律——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六周年中国经典作品朗诵会侧

时间:2018-05-24 09:00:15    来源:西部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中国经典作品朗诵会举办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坚信,具有丰厚积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在新时代引领中华民族迈上更加辉煌的新征程。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文艺思想,牢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月22日,由陕西日报社、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陕西当代实验话剧研究院协办的“‘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唱响新时代昂扬旋律’——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中国经典作品朗诵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馆举行。朗诵会开始前,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看望演职人员。在和大家座谈时,他说,希望和陕西日报、陕西艺术界携手丰富繁荣大学校园文化,让青年学子在伟大思想的引领下,在文艺经典的滋养中,调校价值坐标,激发奋进力量,实现青春梦想。

包志坚诵读《沁园春·雪》。

  深入生活 讴歌人民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实加强文化建设。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建设文化强省放在重要位置,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延安革命文艺的优良传统。

  本次朗诵会紧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讴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深入挖掘并用好延安、梁家河等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以朗诵的艺术形式传播陕西声音、展示陕西形象,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在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包志坚饱蘸情感诵读《沁园春·雪》的磅礴气势中,朗诵会拉开帷幕。“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回延安》牵动了多少人的心。著名朗诵艺术家海茵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作品呈现给现场观众。

  翻开中国绵延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曾创造出令世人景仰的人类文明,也经历过让我们倍感骄傲的繁荣与富强。来自陕西日报社的编辑记者为在场的观众深情朗诵了诗歌《读中国》,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诗词里的大美中国,感受炽热的革命理想主义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国家一级演员董少敏用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带领观众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佳作《为人民服务》,让大家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鼓舞师生接续奋斗,做民族复兴的追梦者、圆梦人。来自西安交大艺术团的杨轶伦同学与观众一起分享了《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表达出青年学子要把青春的责任扛在肩上。“‘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嘱托。”杨轶伦的朗诵代表了同学们的心声,“我们一定要立志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刘远为大家带来了《泪别梁家河》节选,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民族复兴的梦想。

  有这么一部作品,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它同样表达的是与陕北这片土地深厚浓郁的情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这就是目前销售量突破140万册的纪实性文学《梁家河》。这本书是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起点,也是一部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延安精神的生动教材,陕西省青联副主席孙维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其中《修身》一节。

  台上演员们时而激昂抒怀,时而低吟感慨,台下的观众们仔细聆听,细细品味,情不自禁地以热烈的掌声反馈内心的情感。

孙维诵读《梁家河》——《修身》。

  践行习近平文艺思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殷殷期盼、谆谆教诲。”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激动地说,“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导向。无论是从事哪一种艺术行业,都应以传递正能量为己任。文艺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我们文艺事业发展的命脉。”对于本次朗诵会的举行,许还山认为活动很有意义,“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把寓教于乐作为作品创作的一种方式,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一定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是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原则。”

  “我最近一直在认真地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越读越受感动。”孙维谈起自己的阅读经历,“我认为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了解,为我们广大青年带来了启示。那就是青年人一定要多读书、多奋斗,少抱怨。学会在书籍中汲取营养,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新时代把握好自己的机遇。”

  “今天这个朗诵会办得太好了,现在的大学生就需要这样的高雅艺术活动!”西迁老教授潘季说,“好的作品,能够鼓舞、激励一代人的成长,像我们就是受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影响,以为祖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奋斗终生为自己的追求。”在谈到“西迁精神”时,潘教授说:“爱国、奋斗是西安交大‘西迁精神’的核心。作为西迁的亲历者,我觉得能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国家科研事业发展、国家西部地区的建设事业中是非常自豪的。今天的大学生一定要学会奋斗,这也是我们交大人精神层面的薪火相传。”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李生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举办经典作品朗诵会,就是以象征革命文艺事业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红色基因为元素,以朗诵的艺术形式传播陕西声音、展示陕西形象;同时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公众素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西安交大学生王洋激动地说:“今天的节目太精彩了,好几次我都落下了感动的泪水。作为一名交大学子,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西迁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百年交大,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前辈先贤在时代变迁中励精图治、传承薪火的艰辛与不易,而且感动于交大人对事业的执着、热爱与奉献,更能体味出西安交大振兴民族的使命情怀、严谨崇高的卓越追求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西安交大始终以新视野、新思路、新要求,不断追求更高更好的目标,同时,十分重视校园思想文化建设,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四面旗帜”,倡导“四个一百”育人行动,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阅读一百本经典书籍、参加一百场活动、认识一百位老师、聆听一百场报告,建设充满人文关怀和友爱氛围的校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精神境界。最后朗诵会在由西安交大教职工朗诵的诗歌《至美交大》中圆满落下帷幕。

海茵诵读《回延安》。

  文化观象台

  让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校园中生根开花

  沙莎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76年前,在延安诞生的“为了人民大众”的文艺思想在中国有着穿越时代的力量。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战争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高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文献,这篇讲话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确定了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指导和推动了党领导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76年来,那些活跃在中国大地上的文艺工作者们孜孜以求,走到乡村,走到工厂,走到校园,走近每一个普通人,以对人民的最大尊重,对时代的最深理解创作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他们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民族的灵魂,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与人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关系作出辩证阐释、科学总结和系统部署,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文艺思想体系。习近平文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艺思想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坚决践行。

  伟大的思想总是对时代最深刻的理解,伟大的思想也需要最生动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如何让“为了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思想继承并发扬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发挥党报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聚合社会各界力量,让经典走进校园,让思想感染青年无疑是值得尝试的方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青年们接受伟大思想的引领、经典作品的滋养,他们必然能跨越时空、体味初心、感悟精神、明确使命。当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校园中生根、开花,我们相信文化自觉自信将不断增强,时代的旋律将更加昂扬,奋进的力量将永无止境,而这一切都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积累磅礴的力量。记者 李向红 通讯员 百川

刘远诵读《泪别梁家河》节选。

许还山(前排)领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董少敏诵读《为人民服务》。

朗诵《读中国》。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