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正文

评论:拿着准考证却进不了考场,问题何在

时间:2019-01-07 10:30:02    来源:正义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月3日中国青年网报道称:有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考生反映,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2019年公开招聘教师时,由于公告不严谨,导致多人无法参加笔试。问题集中出现在公告未说明笔试前需要提交的相关报考证明、未说明待业人员如何参加笔试、未说明招考流程有变动、未说明相关证明无法使用复印件等方面。淮安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教师招聘公告没有问题,是考生没有仔细阅读公告和准考证,正协商解决给部分未参加笔试的考生退还100元报名费等事情。 

  每年各地教师招聘工作都备受社会关注。适用公开、公正和科学的招聘程序,是选拔出优秀人民教师的基本保障,也是相关法规对招聘组织和实施单位的要求。遵循法定程序,是义务,是责任,不容轻视。 

  所谓程序,有工作步骤不可缺失,且工作步骤不得错乱之义。程序合法,方能确保结果正当。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遵循在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之后,对通过审核的人员组织考试的法定程序。 

  具体说来,“资格审查”环节的工作主要是由招聘组织单位或者具体用人单位,通过审查、核实提交的材料来判定申请者是否具备岗位要求。通过资格审核这关,意味着具有了参加考试的资格。 

  以此来比对淮安此次招聘做法,有的步骤就让人看不懂——“网上提交报名就默认通过,默认信息是真实的,就可以缴费打印准考证”。由此,疑问就来了:如果允许“默认通过”的话,设置“审核”工作的意义何在?没有认真负责的审核,怎么能发“准考证”呢?“准考证”是官方批准应聘者参加考试的凭证,拿着准考证却进不了考场本身,很难说招聘工作“没有问题”。 

  相关负责人提到,“提交信息并非真实”是进行现场审核的一个原因。信息不真实完全可能,这也正是审查核实工作的重要内容。初步审核提交的材料后,再组织一次现场资料审核,这样的环节安排都符合“资格审核”的要求,完全可以一步一步来,做到扎实负责的审核。而审核工作未完成就下发“准考证”,让拿到“准考证”的人,再回头进入资格审核环节,通过不了就眼看着考场却进不去,没有任何补救的可能,生生让“准考证”成为一张废纸。这样的安排,或许不仅涉及退费的事,这其中释放出的负能量让招聘工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也从侧面透露出招聘组织工作存在不严谨之处。 

  有考生告诉记者:“考试当天所有人都没迟到,考生在核对准考证的时候被拦在门外,也不让我们走,一直到9:30保安才让我们走,9:30就是材料齐全也算迟到,不让考了。”考生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有关部门应当进行调查。如果考试现场出现秩序混乱、考生无法正常参加考试等情况,不仅要负责任地调查和回应,还要找到责任人,对照相关法规找到问题所在,建章立制,杜绝再发。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