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要闻>正文

翻山越岭只为守护“你” ——国网甘肃检修公司青春光明行主题活动随想

时间:2017-04-24 09:31:55    来源:西北综合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初到绿源变电站,时间应该追溯至2011年冬天,沿途连绵起伏的“雪山”吸引了我的眼球,望着那触手可及的白云,觉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句诗来描述她的美不足为过,脑海中无数次憧憬的未来也在心中默默许下一份期待,而这份期待便是来源于这座伫立在大山深处的变电站。时间一晃,车子又慢慢驶入曾经熟悉的山脉,初春的阳光像个调皮的孩子,在云中一会儿小心翼翼的探头,一会儿又悄悄躲起,乐此不彼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道路两旁的山也配合的添上星点绿色,这样的景色是再熟悉不过的,但这次与往日不同的是,我是随着中心“青春光明行”分队赴岷县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并在洛大变开展春检现场宣誓活动而重游故地,心中难免激动万分。

  从兰州到岷县,沿国道甘川公路行驶,当车快行驶到分水岭时,一位穿着带有“国家电网”标志,头顶红色安全帽,骑着电摩托的中年人引起我的注意,听同车的人说,像这样的人总会在路上碰上,由于地势的原因,乡与乡,镇与镇之间都隔得很远,这些供电工人必须守护好每条线路,因为每段线路的末端都连着千家万户灯火,输送的是光明和温暖。如果线路断了或故障,供电工人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及时进行抢修维护,如果客户家里用电有故障了,他们也须及时赶往排除故障,保证用电正常。几十公里对于奔驰在路上的汽车来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些风餐露宿的电网人来讲每走的一步都是内心的坚守。

  车子行驶了将近4个小时,首先到达了绿源变,现在站上一班是两人,平时除了日常巡视,日维护可以在班上处理,大型的运维工作站上就安排在交接班的这一天,恰巧,在我们抵达的这天,碰上他们交接班,在交接结束后,运维人员便拿上毛刷、抹布急匆匆的向设备区走去,我心想运维工作何必如此火急火燎,这连口水都没喝,这边刚上班,那边刚下班,大家就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难道就要开始运维了吗?果真,站上的同事们拿着各自的“家伙”向指定的区域开始清扫,端子箱、机构箱、保护屏柜的灰尘无死角的被他们挨个“消灭”。老毕,这个在绿源运维站呆了快7年的小伙其实并不老,同事们这样叫他不仅是因为他见证了绿源变的成长,这里也有他成长的足迹,对于变电站来说他是个“老人”。“对我们来讲,在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如果家里突然有个什么事情也不能及时赶到,辛苦当然有,但每当夜幕降临,灯光闪耀,望着逐渐亮起的灯光取走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时,心中那份自豪感溢于言表。而整天对着这些设备,肩上所承受的责任也很重大,坐在主控室里思想便高度紧张,时刻准备着处理设备的各种异常,就在刚刚我们一条110线路跳闸了,分析发现是线路故障,站内设备无异常,这才松口气,至少晚上这顿饭可以安心吃了”说到这,老毕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轻轻的笑了两声。岷县是个小气候带,在这里,前一秒可以阳光普照后一秒便可雨流成河,回忆起13年的那场冰雹,刘军说起来仍旧记忆犹新,“那时值班是5个人,上班第二天,傍晚的时候天色突然就暗沉下来,起初是小雨,在转为大雨还没有十分钟,栗子般大小的冰雹就从天而至,还很密集,大家十分担心设备的状况,可这种情况又没有办法出去,只有干着急,就一心想着冰雹赶快停止,盯着后台监控的同事也很焦急,生怕一个眨眼错过某条重要信息。雨停了以后,赶紧下设备区检查损坏的设备,并以最快速度将站内积水排出,忙的都忘记了时间的存在,那天可是我上班以来过的最心惊胆战的一夜。”这座投产已快7年的变电站,现今看起来还是一切如旧,经历四季的交替,雨水的冲刷,岁月的痕迹并未在这里留下太多,反而是在这些变电人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绿源变电站出来,走了十六公里的平路,便开始爬山。这座山是铁尺梁,海拔四千多米,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岷县的交界地带。山路很险,比起分水岭,这是座更难翻越的山,山上很干净,从山上到天空,都纯净得透明。路上会碰到成群的牛羊,满目苍翠让人神清气爽。这座山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弯,连我这种平时从不会晕车的人,车刚走到半山就已经晕的喘不过气来,想到洛大变这些每周交接班都要翻越铁尺梁的师傅们,仅仅是路上这份艰辛,便已胜却无数。

  车子驶入洛大变的时候,我的头还在嗡嗡响,崎岖不平的弯弯绕已经让我完全不知方向,向着设备区方向望过去,只见身穿红马甲的送变电人员在扩建的三号主变前忙碌的走动着,站上的师傅在一旁监督,扩建现场悬挂的安全标示牌,在风中啪啪作响,在停留的十几分钟内,风愈发的猛烈,仿佛人随时就会被吹走,在现场工作的这些人,一个个都被炙热的太阳晒得黝黑,望着这些黝黑的面庞,我不禁感叹,无论何种工种,彼此都是心照不宣的守护着这一方电网的安全,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付出努力收获快乐。

  在洛大遇见了张泰愚站长,他才下班回家一天,因为站上有操作,便又匆匆赶上来,“虽说我们的工作辛苦,压力大,但这种成就感让我们感到很快乐,当顺利处理一次设备事故时,圆满完成一次大型操作任务时,都会让我们受益良多。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站上的同事们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们深知在这种环境下,会身心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重任。”张站望着远处的扩建现场如是说。

  变电站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对整个电力企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电网运行中的心脏。像绿源运维站这样坚守在偏远地域,春夏秋冬,寒来酷往,他们数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动和责任诠释着什么是奉献,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承载着电力事业稳步发展的希望,用钢铁般的意志,撰写电力发展的新篇章。(文静)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