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资讯>正文

超过半国人胃里都有这种细菌!到底幽门螺杆菌是从何而来的?

时间:2024-01-08 16:15:41    来源:中华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众所周知,由于胃酸的分泌,绝大部分细菌难以在胃里生存。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中,偏偏有种细菌能在胃里长期生存、繁衍后代,更会危害健康,引起一系列胃部疾病。

  而这种可恶的细菌就是“幽门螺杆菌”。

  数据表明,我国平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9% ,儿童的平均感染率高达40% 。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呢?下面就让香港时代医疗为我们详细解答一下吧!

超过半国人胃里都有这种细菌!到底幽门螺杆菌是从何而来的?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从何而来的?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的致病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播:

  方式一:口-口传播

  近年很多临床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被发现存在于人类的唾液中,如果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其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更高。

  如果刚好家长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而他又很喜欢先将食物在嘴里咀嚼后,再喂给孩子吃,那么小朋友很容易就会中招了。

  因此要避免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就要杜绝将食物嚼碎后喂给孩子的行为、避免与孩子使用同一套餐具。

  方法二:粪-口传播

  这当然不是让咱们直接去吃粑粑,主要是指在一些卫生标准不达标的环境,粑粑可以通过污染水源和食物的方式,进行一个“细菌传播”的大动作。

  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另外,如果一个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去完洗手间后又没有洗手,回到餐桌上用充满爱意地手喂旁边的人吃东西,那个被喂的人也会有机会感染幽门螺杆菌。

  方法三:胃-口传播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人群中,约58%患者可在其反流胃液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直接与胃液接触,或增加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而当幽门螺杆菌进入到人体后,会透过胃腔表面黏液层到达胃黏膜的表面,并产生氨和二氧化碳。其中。氨能中和胃酸,降低胃酸对其的杀伤力,并破坏胃黏膜的黏液层,使胃腔中的胃液反渗而伤害胃黏膜。

  幽门螺杆菌还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歧化酶,避免被人体的中性粒细胞吞噬。此外,幽门螺杆菌还能分泌一种毒素,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变成空泡,并激活人体的白细胞分泌蛋白溶解酶损伤胃黏膜(包括十二指肠黏膜),从而引起胃部(十二指肠)慢性炎症及胃部(十二指肠)溃疡。长期胃病不治,胃粘膜上皮形成慢性炎症,逐渐从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当黏膜上皮萎缩与增生并存,并在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等硝基化合物的作用下,新生胃黏膜的上皮细胞会出现变化,引起“肠型化生”(简称为“肠化),并逐步进展到异型增生,最终引起癌变,形成胃癌。

  事实上,早于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列入“一类致癌物”。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系列胃部疾病等罪魁祸首,包括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少数人还会发展成胃部的恶性肿瘤,如胃癌和胃淋巴瘤。

  所以,如果大家平时有长期性的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胃痛、胃胀、口臭、恶心等,建议去医院做一做快速尿素酶试验(C13和C14呼气试验),检测一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此外,有经常性上腹胀、痛、胃炎病史的中老年人群,最好做一做胃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胃部病变情况,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胃部恶化风险。另外,胃镜检查可快速测试幽门螺旋杆菌及杀菌,有助于感染者减低胃癌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医学界发现胃癌有5%~10%的遗传倾向,因此有条件的朋友(尤其是家族有胃癌历史者)也可以做一次癌症基因检测,了解自己患上胃癌的风险,采取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最后,既然我们知道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那么便可以从根源入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避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或饮用不洁净的水、饭前便后要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避免口对口喂食和与他人使用同一套餐具等,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

b.jpg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