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正文

重要信号! 央行首提RegTech 金融科技倒逼监管正名

时间:2017-05-17 17:00:01    来源:网贷天眼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5月15日,央行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引。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引导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正确使用。

  央行表示,将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中国人民银行愿与产学研用各方携手,共同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贡献力量。

  互金咖注意到,这也是监管部门首次就金融科技正式对外界提出了RegTech的表述。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的成立也表明,正是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倒逼监管为其正名。可见,此次央行从政策机制层面进一步肯定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出席2017•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时亦谈到,从最近情况来看,不但是我们国内,从国际上来看,各国的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也包括国际经济金融组织FSB、G20、BIS等,他们都加强了这方面的组织建设和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就是要重视金融科技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和挑战,避免一些新机构、新模式从“小而被忽视(too small to care)”发展成“大而不能倒(too big to fall)”。

  金融科技(FinTech)定义

  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先进技术,帮助提升金融行业运转效率的一种新业态。它一方面可以帮助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迭代和创新,发展出传统机构无法提供的高壁垒的新产品和新服务,而机构可以通过投资或合作,与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形成业务互补。

  监管顶层设计落地

  据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杨涛透露,截至目前,除了央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委员会以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原有的互联网金融专委会也拟更名为金融科技专委会;中国基金业协会也在成立专门的金融科技专委会。

  杨涛认为,这样一些顶层设计的背后,反映出来金融科技如何真正成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驱动力,其前提条件已初步具备,更重要的是对下一步的思考。

  业内认为,未来科技的发展将是革命性的,以个体和家庭为中心的端对端的大数据中心将会实现。科学家预测,到2040年的每个人的智商可以达到一万,因为到时可以实现人工智能和人脑的高度融合,这将对金融业产颠覆式的影响。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也称,监管和法律是金融科技落地的核心。在金融科技时代,金融监管急需理论的重构和技术的提升,最近的新趋势是“Regtech”,用科技来武装监管,用来应对FinTech。

  真融宝创始人兼董事长吴雅楠认为,近几年,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推出“监管沙箱”,为金融科技、新金融等新兴业态提供“监管实验区”,适当放松参与实验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监管约束,激发创新活力。

  如英国就有砂箱机制,其监管沙箱(Sandbox)以实验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安全区域”(safe place)。

  “央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委员会,是顺应全球各国央行对金融科技的监管趋势,进行监管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 吴雅楠如是说。“同时,这也表明监管科技化趋势非常明显。现在业务与科技融合,监管也要与科技融合。与金融科技并行,央行将科技纳入监管手段,同时监管与科技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

  吴雅楠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从“机构式”监管到“功能式”监管的转变。目前,科技已经渗透到金融的各个业态,不宜采取过去分业监管的模式,科技已经打破了各个金融业态的藩篱。

  因此,监管科技化有利于厘清新金融边界,创造顺畅的沟通环境。对于金融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智能化、科技化的监管更易于认清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此次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亦代表数字货币成为未来的主导方向,也预示着金融更加拥抱科技,数字货币化将成为全球趋势。

  此前,自2014年开始,央行就已开始深耕数字货币领域,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召开研讨会、筹备数字货币研究所等。

  创新面临方向选择

  杨涛直言,如今,技术对人类的冲击和影响,历史上其实从来未像今天这样得到公众热烈的追捧。

  “我觉得背后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无论是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都充分感受到了技术进步所能带来的好处。第二、因为技术进步本身似乎逐渐脱离了过去摩尔定律的束缚,从量变向质变进行飞跃。第三、可能源于在高速信息化的社会当中,过去一些掩盖的,潜在的矛盾和顽疾都更加的突出。” 杨涛称。

  2016 年 Fintech100 领域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金融科技的浪潮当中,中国也历史罕见的成为领航者之一。据花旗银行2016年研究报告表明,2010-2015年期间全球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从18亿美元爆涨到190亿美元。但是截止2016年底,在美国还有超过50%的小银行或信用社它尚未和任何金融科技企业接触过。

  “在全球金融科技的浪潮当中,我们的热度的确很高。与此同时,我们之所以成为弄潮儿可能是一些资本驱动,电商经济比较发达,网民群体巨大,监管相对宽容这样的一些因素所导致的。也就是说,技术真正的驱动力能否在未来发挥核心的作用,这还需要再思考的。” 杨涛分析指出。

  此前,自2016年以来,市场上突然涌现出大量金融科技公司,并且在政策对互联网金融收紧的压力下,很多公司出于生存和营销的需求,开始标榜自身的金融科技概念。

  业内认为,纵观中国各产业发展历史,牛群效应贯穿始终,前期大量从业机构蜂拥而至后,必然导致行业吸引力巨幅下降。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隐患。这也正是本次央行直接表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实施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原因。

  因此,当下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就面临着“向左走,向右走”的选择。“这为了避免赢在起点,输在终点,我们不需要叫‘风口飞起来的猪’。因为‘风口飞起来的猪’,大家没想到最后摔下来会很惨。而是要如何成为‘矫健的,稳健的猎豹’。” 杨涛如是说。“热情而理性、勇于探索而坚守底线,国际视野加本土特色,这些是我们参与金融科技浪潮的合理姿势。”

  Analysys 易观报告称,金融科技“多点融合发展”未来将成为常态,分别包括复合产业渗透、人工智能实质化取代线下基础要素、标准与非标资产界限融合、区块链去中心化功能从实验转向应用、具像化投资、安全性提高等。

  截至目前,金融科技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主,而区块链做为一种颠覆式技术,将在未来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还可通过将各类新技术渗入更加细分的领域来进行一些关键的创新。

  诸如利用机器学习的自适应技术,监测金融诈骗;利用图像识别简化单据录入流,利用生物识别验证,保障支付、借贷安全;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信息挖掘,开展定制化理财、保险等业务;使用算法设计量化交易策略,并不断回测优化;通过机器对语义的深入理解,来简化金融行业中各类信息的处理流程等。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