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正文

微粒贷“偷查”个人征信?发放额度为何变授信额度?

时间:2017-05-12 16:00:45    来源:中金社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微粒贷偷查个人征信?发放额度为何变授信额度?

  (原标题:5元红包当诱饵 微信被曝偷查个人征信)

  中金社2017年5月12日消息,个人信用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近日,微众银行旗下的微粒贷“邀请好友得iPhone”以及“查借款额度,立拿5元现金”等营销活动刷屏微信朋友圈。不过也有用户担心查看微粒贷额度被查个人征信且留下查询记录后,会不会影响到房贷、信用卡申请?还有用户爆料称,微粒贷授信额度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变为了发放贷款,占用授信总额。

  对此,微众银行方面昨天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微众银行微粒贷产品通过电子方式确认客户的征信授权意愿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槽点1: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因为参与了微粒贷的“邀请好友得iPhone”以及“邀请你查看微信借款额度,立拿5元现金”的活动,个人的人行征信报告中就多了一条来自“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查询记录,事由为“贷款审批”。

  事实上,据南都记者了解,在获取额度的时候,用户需要勾选了同意相关条款后,输入支付密码才可看到相应额度。其中,勾选同意的条款是指“同意微众银行查询人民银行征信记录授权协议及借款相关协议”。

  对此,微众银行方面向南都记者表示,微众银行在微粒贷产品“获取额度”页面的显著位置展示征信授权协议,只有客户阅读且主动勾选同意相关条款,并通过支付密码验证通过后,微众银行才会以“贷款审批”名义发起个人征信查询。微众银行微粒贷产品通过电子方式确认客户的征信授权意愿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但是已有部分网友反映因查看过微粒贷额度,征信报告上多出了微众银行的“贷款审批”记录,从而导致在申请信用卡时被拒绝,或是办理房贷时被银行要求对微粒贷的“贷款审批”项进行解释。

  那频繁查询征信记录是否对征信信用有影响?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风控部人士就向南都记者表示,只要用了人行的征信系统查询都会有记录的,而且每发起一次就有一条记录。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如果客户通过网络不停地查询就会形成很多条记录了,这对银行的审批会有影响,特别有很多银行信用卡是系统自动审批判断,它不会自动识别查询的原因,所以就会自动拒绝。

  而据人行征信中心介绍,放贷机构在放贷时会关注信用报告中“硬查询”情况。所谓“硬查询”,是指因为审查个人的贷款申请而产生的查询记录,比如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等。

  平安银行信用卡部相关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银行在用户提交申请信用卡后,会特别关注信用报告中“硬查询”情况,这是央行的“规定动作”。如果短期内硬查询次数较多,银行会特别顾虑申请人多次“硬查询”的原因,比如是不是经济紧张需要多次申请贷款,或是多次查询却并未办卡可能是征信有问题。

  不过,微众银行对此的说法是,微众银行也仅会在客户首次申请额度时才会以“贷款审批”名义查询人行征信,不存在“点一次查一次”的情况。且单一一次“贷款审批”查询,不会对个人信用记录造成负面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是否良好,主要取决于个人履约能力。

  槽点2:

  除了对微粒贷是否存在“偷查”征信存在质疑以外,也有网友反映在使用微粒贷的过程中,虽然总共授信额度是1.8万元,但是实际只借用了一部分,但征信报告却显示微众银行发放了1.8万元的个人消费贷款。

  对此,广东某国有行银行卡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银行在审批时更有可能将其理解为发放额度,会相应缩减可贷额度。

  简单地说,如果被占用了授信额度,客户去申请房贷时,可申请的最高额度有可能需要扣减掉此部分额度,相当于客户能从借的钱就少了。

  不过,微众银行方面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微众银行表示,微粒贷作为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信用循环贷款,微众银行也会严格按照人行规范进行征信执行,且报送内容和实际业务内容一致。微众银行根据客户每月报送时的“所有未结清借据的发放金额合计值”报送“授信额度”字段,并以“发放金额”在客户征信报告上展示。

  换言之,当你的微粒贷有1万元授信额度时,如果你仅借款1笔5000元且在微众银行报送时未还清借款,您的征信报告上届时会体现“发放5000元”、“余额5000元”的信息,其中“发放5000元”表明你实际借贷5000元,“余额5000元”表明您暂有5000元借款未还清。

  知多D

  问:个人征信在哪些方面有用?

  答:目前,个人信用报告广泛应用在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和贷后管理中,还用于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等许多活动中。

  问:谁能查询我的信用报告?

  答:你让谁查谁就能查。也就是说,经过你的书面授权同意并约定了查询用途后,被授权的机构或其他人就能查。查询最多的是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其他还可能是与你发生经济交易的生意伙伴、用人单位等。

  问:查询记录会保存多久?

  答: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介绍,查询记录详细记录过去两年内,何人、何时、因何原因,查询了你的信用报告,放贷机构查和本人查都展示在查询记录中。

  问:使用京东白条、花呗、借呗等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也会留下“硬查询”吗?

  答:答案是不会的。南都记者向蚂蚁金服方面求证得到答案:目前借呗、花呗根据用户的网购行为、信用数据和自主提交的支付宝信息资料等,通过大数据模型,给用户授信,开通花呗或借呗。京东白条的开通情况也类似。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