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市综合执法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由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迈进的理念,并明确了在“三改一拆”水体治理、综合执法、项目建设、都市环境、智慧城管、公众参与7个方面的任务指标,城管将协同各部门一起撸起袖子为民生,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生活,现代化都市港城建设将更美好。
今年是我市按新区划调整运行的第一年。会议提出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着力理顺工作体制,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加快基础建设,推动城市管理迈向城市治理,着力实现综合执法基本到位,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城区形象稳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有力等。
7
笔者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城管部门明确了今年要达到的7个任务指标。
三改一拆:
全年完成“三改”面积1200万平方米,“一拆”面积1400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到60%以上;争取50%的乡镇(街道)达到“基本无违建”标准,4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无违建”标准,“无违建创建先进县(市)区”力争达到全覆盖。
水体治理
完成省市下达的治水相关目标任务。中心城区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以上,县市合格率99%以上;中心城区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5%以内,县市平均下降一个百分点以上;大工业年供水量9000万吨;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15%,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24%,城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30%;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7%、92%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12%以上,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和污泥处置无害化率均达100%。内河行业管理范围逐步扩大,全面消灭劣Ⅴ类水,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水质透明度平均达到30cm以上,主要河道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体,景观河道创建达标率达到10%,提前实现国务院“水十条”治理目标。
综合执法
综合行政执法覆盖领域稳步推进,市县一致;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基层中队建设规范化率达50%以上,队员(含协管员)上路率达90%以上,按时查处率达98%以上,核心区域(含县市城关镇)“一跨六乱”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依法行使行政处罚权,网上办案登记率达100%,行政处罚正确率达98%以上,不发生被法院撤销或确认违法的案件,不发生因行政执法不当引起较大群体性事件。
项目建设:
工程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5亿元,科学安排,加快进度,切实做到保质、保量、保安全,全年无较大安全责任事故。
都市环境:
市区主要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和桥梁完好状况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路灯亮灯率99%,咪表刷卡率达80%以上。中心城区一、二级道路机械化清扫率92.8%,县(市)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65.4%;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80%,启动县(市)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发展,公共绿地建设切实加快,城区环境进一步优化美化。
智慧城管
中心城区建成区智慧城管覆盖率达到100%,终端配置在线率达90%以上,按期解决(处置)率达96%,服务满意率达94%;县(市)平台建成率达到100%,按期解决(处置)率达90%,服务满意率达92%。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社会参与
社会宣传载体多样化、手段新型化,畅通和建立社会参与渠道、对接平台;全大市城管义工总数达9万人,单位会员达900家,特色品牌服务项目达300个,组织触角深入到全大市执法中队,覆盖全大市100%的街道和90%的社区。
举措干在实处,重点工作让民众摸得着
执法全过程记录
等新的形式将让执法更加标准化。会议提出,要建立健全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完善行政处罚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我市的综合执法将更加规范,带给市民更多的安全。今年还将针对性开展“道乱占、摊乱摆、车乱停”和建筑垃圾陆上运输、损害市政设施等专项整治,使管理顽症得到有效治理。
在“三改一拆”方面,注重拆后利用,即拆即清,应耕则耕、应绿则绿、应建则建的原则,把拆违复垦、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等有机结合,确保拆后土地及时有效利用。坚持以县道以上,城区以骨干道路为重点,全力整治乱采乱挖、乱搭乱建、废品垃圾、广告牌残留、青山白化、绿化缺失、矿山复绿等方面内容。
会议还
按照地表水Ⅳ类水质排放标准(总氮除外),结合中水回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力争通过2-3年时间,实现排水许可乡镇一级全覆盖、规模以上对象全覆盖。健全管理与执法联动机制,坚决依法查处无证排放、建筑工地排水许可、“三乱”(乱接、乱挖、乱排)等偷排超排行为。加强城市供水管网基础管理,以网格化、信息化等管控手段确保供水漏损率逐年下降。
全力助推
,加快城区应急排涝设施改造。在主汛期前完成清淤管网2200公里。全年计划新开城市河道2条,新建雨水管网55公里,提标改造管网5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40公里等任务。扎实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确保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覆盖率分别达到24%和15%以上。水质全分析检测范围覆盖至乡镇(街道)级供水企业管网水。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清理非法设置、设置不合理、经整治后仍无法达标排放的排污口。全年要疏浚河道18条,完成张家畈河三期整治和洋市河二期、谢家河二期等综合整治。
推进项目建设,让民众生活更有品质
桃源水厂及出厂管线工程力争完成水厂土石方工程量80%、出厂管隧洞工程量50%,敷设出厂管道20公里;启动桃源水厂、毛家坪水厂出厂管互通工程和北仑穿山泵站进水管复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区域管网建设,完成旧管网改造40公里;实施鄞州区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试点,继续推进大榭、东钱湖并网接收工作。
加快南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建设,确保新增8万吨/日处理能力,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推进新周和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类IV类提标改造,力争完成新周厂土建施工,江东北区厂MBR反应池土建施工。结合工艺优化及改造,扩大回灌河道流量至每日2万吨。
加快城镇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江北区垃圾分类转运站力争完成工程量的60%,镇海、鄞州、海曙转运站年内完工。厨余厂完成工程量的50%,餐厨厂迁建项目完成土建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盆景园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夏禹公园、包家河公园二期实现竣工验收,按期建成郑州宁波园,宁波园林博物馆向市民开放;日湖公园全面完成景观提升。开展大型绿雕建设,组织实施立交桥体两侧绿化,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品质档次。
全面完成城市夜景美化(一期)工程,开展二期建设,制作城市景观灯光各类主题动画场景。实施三江六岸河岸线洗墙灯及沿线绿带灯光升级改造工程和市管桥梁防腐美化涂装工程。推进宁波市城市道路综合管理平台(一期)项目和照明设施无线遥控及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开工建设人民路(大庆南路—环城北路)、永丰桥沥青路面改造,实施庆丰桥、外滩大桥等桥下空间利用改造、柳汀立交桥接坡段隔音屏改建工程等专项项目。开展智慧交通停车诱导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实施咪表管理系统三期建设和四期升级工作,实现三区道路停车无线联网智能化管理全覆盖,确保刷卡率指标达到80%以上。
积极响应市民需求,
完善公厕建设规划,创新管理模式,规范社会厕所管理,解决突出问题,积极营造清爽、整洁、舒适的公厕环境。从2017年开始,利用三到四年时间完成市三区180座环卫公厕改建提升,核心区域实现10分钟如厕圈。深化道路保洁清爽行动,加快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建设,同步启动县(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公园绿地、道路绿化、防护绿地等各类绿地建设步伐,推进节约型、生态型、精致型园林绿化建设。围绕道路坑洞24小时修复,因地因时开展针对性养护、修复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养护质量,提升养管效率。加强日常养护维修监管,确保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在90%以上。逐步架构“智慧环卫”“智慧市政”“智慧水务”“智慧园林”等领域的智慧管控体系。启动智慧城管道路分类管理模式,编制城市护栏设置与管理工作规范,进一步破解民生难题。
开展城市生命线长效监管行动
会上还强调要,保持水、气、热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畅通,开展遏制燃气行业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推进燃气热力行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开展液化气市场规范整治,推动瓶装液化气信息化工作,建立监管长效化机制。加强供水、供气、防汛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常性开展疏散转移、自救互救等综合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强化社会宣传引导,突出“人民城管为人民”,推广“甬城管+”APP,提升“双微”矩阵效应,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切实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