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要闻>正文

过节期间 别让意外扫了兴

时间:2015-02-13 00:25:47    来源:西北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春佳节,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时,最容易疏忽大意,一些想不到的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本报总结了春节期间最容易发生的意外。我们不妨未雨绸缪,以免让意外扫了兴致。

  春节聚餐警惕儿童异物卡喉

  每年的春节期间是气管卡异物的高发期。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或咽喉反射减弱的老人,尤其是幼儿更易发生误吞异物。

  天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吉祥教授说,由于儿童气道发育不完全,老年人的气道神经不敏感,近年来,被异物卡喉来医院就诊的老人和儿童较多见。

  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卡喉、卡食道的小物件包括:硬币、小珠子、气球、糖果、坚果、葡萄、爆米花等。老年人往往是因为吃鱼、鸡鸭、肉丸子、果冻等,而导致异物卡喉、卡食道。

  健康提醒:老人和儿童在吃鱼或鸡鸭类等带刺和骨头的食物时,尽量少说话,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发生意外。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假期监管,特别在亲朋欢聚时别忘照顾孩子。要避免幼儿在吃东西时哭闹、嬉笑、跑跳,吃饭要细嚼慢咽。同时不要给幼儿吃花生、瓜子等不易咬嚼的食物。一旦发生意外,传统的咽馒头、喝口醋等方法将异物咽下不可取,喝醋并不能真正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因为醋只能短暂地在被卡的位置停留,而且有可能加重局部炎症;吞米饭、馒头将鱼刺硬咽下去则更加危险,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划伤食道,引起胸腔、纵膈感染,所以旁人一定要立刻施以“海姆立克手法”,即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其腰腹部,一手握拳,对着患者的上腹部反复向上向后快速冲击,直到产生的气流把异物顶出来。此后,应立即前往大医院。

  春节娱乐当防喉疾和眼疾

  春节长假来临,许多人会选择KTV、看电影等休闲娱乐活动来度过假期。然而,本市各医院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接诊不少通宵唱歌后声音嘶哑或失声的“麦霸”病人和眼疾患者。

  持续唱歌导致声带过度疲劳,会令声带黏膜充血、水肿,发生急性声带炎,导致声音突然嘶哑。而震耳的音乐更会让耳朵备受煎熬。研究指出,一般人若持续8小时待在音量达90分贝的环境中,或在音量达120分贝的环境中待半小时,就会令听力受损。而KTV室内的音量分贝数都达到了100以上,再加上房间里的回音,对耳朵的伤害会更大。此外,长时间待在烟雾袅袅的环境里,咽炎、慢性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很可能旧病复发。

  另外,虽说现在的电影院在座位设计和光线的安排上都很科学,但一些用眼疲劳或有眼部疾病的特殊人群,还是要根据眼睛的健康状况选择观影位置,合理安排观影时间。海河医院眼科医生左海红介绍,眼疲劳不全是一种疾病,更多是一种症状,过度用眼会造成眼疲劳,眼睛发干、发涩、发酸发胀、视力模糊时就可能是眼疲劳的表现。

  健康提醒:一次K歌不要超过4个小时,不要在包厢待太久,最好每隔1小时到外面透透气。此外,对嗓子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一晚上高歌最好别超半小时,在唱完歌后最好喝温茶水,如菊花茶、绿茶或不加冰的矿泉水,少喝冷饮或酒类。

  干眼症人群在选择影院座位时,最好坐得靠后一些,不要离屏幕太近。如果坐在两侧过于偏斜的位置,看到的影像是变形的,时间一长,也会造成视疲劳。对于近视眼等视力不好的人群,坐得太远会看不清屏幕,若一直努力地直视,会加重视力损伤,选择中间几排的位置较好。看电影时不能一直目不转睛地持续盯着屏幕,电影情节舒缓时,可以眨眨眼、闭闭眼。正常人眨眼频率为1分钟20次左右,观影时保持正常的眨眼频率,可使眼表的角膜及时得到清洗、冲刷,保护眼睛。有的人连续看了几天的电影后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波动,极易造成各种眼病,如中心性浆液性黄斑病变就易发生在中青年时期。

  春节游玩谨防“旅游病”缠身

  外出旅行是很多家庭春节假期的选择。然而旅游途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旅游病”缠上,败坏了游览的兴致。

  腹泻是外出旅游的最常见疾病,“旅游者腹泻”多由传染性微生物引起,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等。此外也有少数旅行者的腹泻是由于压力、时差、饮食改变等其他原因诱发。旅游者腹泻感染后可表现为大便呈水样状,腹泻次数多为每天10次以内,严重者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持续4天至7天。一般来说,这种疾病在短期旅游者中发病率更高。另外,乘飞机或坐车时间过长、疲于奔波、缺少睡眠和水土不服等都会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感冒、中暑、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也是出游最常见的疾病。

  此外,春节期间很多人选择自驾游,自驾游的人除了注意行车安全外,驾驶者还要防止长时间驾车引发的各种病痛。本市人民医院急症科魏海苓主任医师说,每年春节刚结束时,都会有因自驾游而患病的人到医院就诊,其中不少人患的是腰肌劳损、颈椎病、下肢肿胀、视觉疲劳综合征、前列腺疾病等。

  健康提醒:注意饮食卫生。外出旅游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喝生水,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吃东西,要少吃乳制品,不生吃蔬菜、海鲜、肉类。出行前可适当服用维生素B6和止泻药,以防吐和泻。在海滨城市食用海鲜产品时,一定要挑干净新鲜的食用,吃海鲜时和刚刚吃了海鲜后,不要饮用冰啤酒、冰水和冷水,以防发生腹泻。自备一些常用药物。出游最好随身携带小药箱,内放常用药。如各种感冒药、止泻药、止血药、解热镇痛药、消化药、外用药以及眼药水、滴鼻液、体温计、创可贴等。注意增减衣服。到与居住地气候差异较大的地区,要注意增减衣服防感冒。

  自驾游中每次驾车的时间不宜超过两小时,每天驾车不能超过8小时,因此最好结伴而行,交替开车保证充足的精力。长时间坐在车里,可能出现下肢肿胀,医学上称为“旅行者水肿”。因此,不仅司机要注意休息,其他乘车人也应常变换体位,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建议司机驾车时臀部尽量靠紧椅背,上身挺直,双肩放松,膝盖略屈高于臀部,这些都是有利于脊椎的驾驶姿势。

  春节聚会“撕名牌”当心运动伤

  近日,随着《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节目的火爆播出,一些节目中的项目被移植到了同学聚会和春节休闲活动中,其中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非“撕名牌”游戏莫属了,但骨科专家提醒:由于游戏对抗激烈,若开始前没有进行热身运动,很容易造成扭伤、拉伤及挫伤等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第二五四医院骨科王平主任介绍:运动损伤多是由于关节突然过猛扭转,过屈过伸,或较大暴力直接、间接作用于关节所致,会造成附着在骨、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附属结构的损伤。通常在运动中脚踝骨关节扭伤较多,第一步就是要立刻停止运动,其次是冰敷,可以用塑料袋装一些冰块,再加点水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15分钟后休息5分钟,这样重复一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再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的关节。还有就是在游戏拉扯中肌肉拉伤比较多,它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发生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此时,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伤情严重时要立即就医,切勿贻误病情。

  健康提醒:要避免运动性损伤,首先得做好游戏前准备,不能马上就跑或剧烈运动。倘若有充足的时间,在每次游戏前做半小时左右的伸展运动是最理想不过的,如果时间不允许,你可在较短的10分钟内做一套简短的伸展运动,解除过分的肌肉紧张和疲劳,避免受伤。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