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企业动态>正文

全国第三!西安科创硬实力再“出圈”

时间:2023-04-18 12:45:02    来源:中华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科技创新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西安作为科创城市的代表之一,科教优势突出,科研实力、生产制造能力都处于西部领先地位,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全局中具有战略支点作用以及区域带动效应。

  近年来,西安深度布局“硬科技”,特别是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创新载体、人才支撑、金融赋能等方面逐步形成完整和过硬的科创“生态雨林”,叠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西安“科创强市”迈入发展快车道,多项重要科技创新数据指标持续攀升。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数据的通知》,西安以2881.30亿元的输出技术成交额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图片

  科技输出全国第三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的重要指标,涵盖科研技术的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交易,能直观地反映一座城市的科研转化成果。

  其中,输出技术成交额指的是全国技术合同登记系统中,地区所有卖方合同成交总额。西安于此一直位列前排城市。2020年,西安以1648.56亿元的输出技术成交额位居全国第三;2021年以2209.49亿元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2022年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升至2881.30亿元,位列全国第三、副省级城市第一。

  与此同时,西安在吸纳技术成交额方面同样实力不俗,2022年以1019.37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保持第一梯队领跑。

  数据背后,西安依托雄厚的科研实力基础,在技术成果的转化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正在不断加强。

  各类技术交易的快速增长,从直观上看,与投入的研发经费直接相关。2022年西安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补助奖励举措,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企业已逐渐成为研发投入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活跃在创新一线。

  2022年,西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3万家,两项数据双双“破万”,持续保持增长。

  综合来看,西安科创硬实力在不断积蓄中催生出强劲发展动能,体现在科创成果上,现已形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硬科技产业集群,其间,也为嫦娥奔月、北斗组网、天问探火、载人深潜等国家重大突破,提供了“科创西安”的强势助力。

  国内外诸多城市竞争排位赛上,西安亦是常客,譬如,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西安登上全球第22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

图片

  开放科创“西”引力

  科创硬实力屡次“出圈”,非一日之功。宏观视角来看,这关系到西安创新载体、人才支撑、金融赋能等诸多方面科创生态的持续优化,以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以秦创原驱动平台建设为引领,西安借势这一省级最大科创风口,力促创新驱动增动能,擦亮“科创新城”名片。经过两年发展,秦创原平台已经逐渐成为西安抢跑科创赛道的关键助力。

  数据显示,2022年秦创原总窗口共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137家,数量是2021年同期的2.4倍;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90家,数量是2021年同期的2.2倍。

  2023年伊始,西安竞逐科创赛道再添重磅发展筹码,后发先至拿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入场券”,成为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当省级最大的科创风口,遇到国家科技创新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强强联合之下,西安正加速释放科创“西”引力,更好地聚合企业、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吸引全球创新资源。

  与此同时,西安创新资本招商,持续加码顶层设计。2023年年初,西安提出将建立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的重点产业链基金集群,打响了新一年政府引导基金发力的“发令枪”,近期又发布了资本产业良性互动的“黄金10条”,致力打造更优创投生态,为全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赋能增效。

  不久前召开的西安市产业·资本·生态招商大会——2023年产业投资合作年上,西安成功“牵手”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毕马威、普华永道、西部证券、中金资本等知名券商,并与长江迪马协同创新产业基地、现代导航产品研发制造基地等含“科”量高的多个重点项目签署合作。

  据悉,下一步,西安将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体系(“顶天”是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立地”是培育规模强大的科技企业塔型成长体系),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推动全域秦创原建设走深走实、推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激活创新要素、推动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提升西安的科技创新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