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独家原创>正文

西安“限牌时代”将来临? 网友:先解决出行难再说

时间:2018-08-16 09:00:05    来源:西部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有网友猜测,是不是限牌时代要来了?不少网友担心,万一真的来了,出行怎么办?

  新闻回顾:西安限行力度要加大 限牌时代来临?

  方案要求:6月底前出台机动车出行总量调控政策

  8月1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及《西安市2018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1+2+22”组合方案(办法)》的通知。

  通知说,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并表示,现《组合方案》仍按原定的目标任务时限执行,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记者注意到,方案共246页,其中《“1+2+22”组合方案(办法)》中还包括20余具体实施文件。

  在《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提到,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2018年6月底前,制定出台西安市机动车出行总量调控政策,可采取机动车限行、经济调控等措施,降低机动车出行总量,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网友热议:先解决出行难再解决机动车问题

  报道引发热议,在华商报公号里,众多网友写下评论。

  拉面恒:可不可以先把公共交通配套搞上去?

  zhei:问一句,西安目前的公共交通支持限行限购的政策吗?临潼、蓝田、鄠邑,有方便快捷的直达公交吗?这些区县上班的人是辞职还是请假?

  守候幸福:长安区郊外的人不开车坐公交车很不方便,因为这些地方公交运力不够,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

  青山常在:希望加强城市公交覆盖,降低公交出行成本,鼓励市民公交出行。

  春风化雨:同时有效增加城市公交、地铁的运输能力,减免乘坐公交、地铁的乘车费用。

  行者三代:公共交通还是很不方便的,从西部大道附近到高新区核心区域,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又有多少公共交通资源,政府应该先解决出行难问题,再解决机动车问题,好歹有个替换的交通工具吧。

  政策措施:西安市公交系统正在大力发展中

  在这次西安市政府印发的方案里,《西安市2018年“铁腕治霾·保卫蓝天”机动车出行总量调控及污染整治专项方案》要求,7月底前出台西安市停车资源优化及公共交通保障等办法,增加公交运力。开工建设公共停车位1.5万个。

  《西安市“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第15条中说到,2018年5月1日起,全市不再新增(更新)非电动或非甲醇出租车;年内更新纯电动或甲醇出租车比例不低于50%。对经营期未满提前更新的,出台政府补贴政策。(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牵头)

  2018年5月1日起,全市不再新增(更新)非电动公交车,2019年底前,全市公交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公交车,其中2018年全市燃油公交车全部淘汏,现有燃气公交车更新为纯电动公交车不低于40%。(西安城投集田、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牵头)

  目前,西安公交的发展情况如何呢?8月15日,记者多方了解获知,西安市公交系统正在大力发展中,地铁4号线将于今年年内开通,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正在报批,其中包含8号线、1号线三期等。记者还从西安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交通运输局将加强对公交营运企业的督导检查,结合区县及开发区公交场站配建和城市路网完善情况,协调市公交总公司做好公交运力保障工作,及时开辟调整公交线路,重点解决曲江二期、团结路西段、鸿基新城等区域公交出行难问题。

  专家解读:限购限牌是趋势但现在还不是时机

  对于这次的方案内容,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说,不管是限购限牌,还是其他方式,要想调控西安市机动车出行总量,公共交通的配套需要到位,尤其是地铁的建设,地铁网络形成后,市民的出行会变得比较方便,大家对机动车的依赖也会降低,这个事情的实施需要时间。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交通安全系主任张韡说,西安人越来越多,汽车增长量会快速加大,而容纳汽车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限购限牌、调控机动车出行总量是趋势,但现在还不是时机,因为目前的西安公交建设还有待于提高,地面上的公交时常会因拥堵而不准时,有的公交夏天没有空调,舒适度也不够,市民还是信赖地下公交,但目前地铁网络还没有形成,所以,公交系统的建设非常紧迫。记者 任婷

  >>评论

  不妨将官方文件“翻译”成百姓能听懂的语言

  杨鹏

  记者梳理发现,西安市政府发布的这份“铁腕治霾”行动方案共246页,其中《“1+2+22”组合方案(办法)》中还包括20余具体实施文件。而通知中提到的多项重点任务,有些已经实施,有些曾经或者正在征求意见。换句话说,那些要在不远的未来实施的措施,包括坊间传言或者猜测中的一些治理手段,按理都可以在这份通知里找到一锤定音的权威说法。

  然而,毕竟是官方文件,专业、严谨的措辞表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难免显得晦涩深奥,难以摸清其本意和具体指向。比如,“经济调控”指什么?如何调控?“降低机动车出行总量”又打算采取怎么个降法?这让急于知道答案的公众一头雾水,于是,种种脑洞大开的猜测接踵而至。

  官方文件已经发布,市民正在据此猜测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可以肯定,雾霾治理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在所难免。雾霾的严峻现实,正逼迫着治理升级,抗击雾霾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当治理政策正渐成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公众与治理者之间的互动更加常规化、制度化,毕竟,铁腕治霾,公众的理解和参与至关重要。所以,要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应该和老百姓多沟通、多解释,在互动中形成治理共识,从而消弭人们的不理解乃至误解。所以,不妨将官方文件“翻译”成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把老百姓关心的事情讲清楚,让公众及时知晓雾霾治理工作的内容和进度。这有利于保障公众对雾霾治理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而有效发挥公众和治理者在环境保护上的合力,凝心聚力共保一片蓝天。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