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独家原创>正文

联合国《公约》大会为鄂尔多斯留下三张“名片”

时间:2017-09-16 00:0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新社内蒙古鄂尔多斯9月15日电 题:联合国《公约》大会为鄂尔多斯留下三张“名片”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陈溯

  为期近两周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下称《公约》大会)15日落下帷幕,该次会议为主办城市鄂尔多斯留下三张“名片”。

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向世界输送中国治沙经验

  “我非常佩服把库布其沙漠治理成绿洲的那个人。”德国外宾艾克·沃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那个人”是指中国治沙企业家王文彪,王文彪的家乡就在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

  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位于中国鄂尔多斯,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过去30年中,王文彪与当地农牧民一道,不仅让沙漠变成绿洲,更致力于在绿的基础上富起来。

  王文彪只是鄂尔多斯治沙大军的一员,在毛乌素沙漠打造六万亩“绿色长廊”的殷玉珍,如今正在尝试着发展旅游及其它产业,而在鄂尔多斯其它地区亦在不断上演“沙漠掘金奇迹”。

  来自坦桑尼亚的外宾伊兹科尔认为,内蒙古和坦桑尼亚气候不一样,但这里的治沙技术却有很强的借鉴性。他认为这是当地能和沙漠要“效益”的秘诀之一。

  《公约》大会期间,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亦在不同场合表示,中国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

  向海外展现“别样”鄂尔多斯

  深秋的鄂尔多斯,凉爽宜人。一些从海内外赶来的宾客此前还担心在这座中国西部小城中皮鞋会被“污染”,但后来他们发现来到了一座“花园城市”。

  坐在长条椅上欣赏鄂尔多斯城市景观的什曼蒂来自荷兰,起初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将鄂尔多斯概括为,“绿色、宽阔、民众友好、宜居。”

  进一步交谈时,什曼蒂表示,与欧洲的一些城市相比,这座花园般的城市显得悠闲、自在,人们能够过一种“慢生活”。

  与什曼蒂有同样感受的是法国马赛的陶嘉玲,60岁的她是一名华侨。她用中文对记者说,真的没想到,在北方草原会有这么美的城市。

  收获“中国现代名城”称号

  鄂尔多斯曾被冠以“煤城”,也曾被诟病为“空城”,但在此次《公约》大会上,却收获了另一个称号——“中国现代名城”。

  近期从国外赶来的宾客,每天都可在鄂尔多斯所在地康巴什区观看到48组大型特色灯组作品,且能欣赏到百米之高的各色喷泉,而聆听交响乐、观看歌舞剧这些似乎略显“小资”的生活,亦通过中外社交媒体让外界熟知。

  内蒙古康巴什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纪杰峰对记者表示,鄂尔多斯最突出的特点是“国际性、时尚性、前沿性、民族性”,来到这里的宾客最大的感受是“不忍离开”“走了还想再来”。

  纪杰峰认为,当下这座城市透露出的青春活力,恰与“中国现代名城”称号相吻合。(完)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