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评论>正文

徐汇滨江,一座“空中花园”正在诞生

时间:2020-06-24 15:56:02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建科工徐汇滨江二层平台项目施工纪实

  (周梦兰)徐汇滨江旗舰项目西岸传媒港已经初现规模—— 一个国际知名的文化传媒总部基地和上海文化产业新地标正在崛起。从龙腾大道一路向西,过了云锦路,从传媒港延伸的一座钢结构桥,已凌驾在龙腾大道之上。

  西岸传媒港是一座开放的“立体城”,9幢商办楼宇组成“九宫格”。4.6万平方米的二层平台是一个九曲十八弯的“空中花园”,串联起9个地块、4个“城市核心”,并与总计三层的地下空间相呼应,成就黄浦江沿岸多层次的交通和慢行系统。

  把一栋栋建筑串联起来,曲径通幽,绿树成荫;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用玻璃围起来,可以俯瞰平台下的景观,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把悬空的景观打造得美轮美奂。而这“空中花园”的“缔造者”,正是来自中建科工的建设者们。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三十而立的胡彦超作为项目经理,带领来自五湖四海的80、90后的科工青年组建起徐汇滨江二层平台项目部。

  2019年3月进场时的起步之难,超出项目部的想象。没有办公场地,小伙伴们搬来5个集装箱,就是办公室;无处搭建宿舍,就在距离工地几公里的地方租赁一处安身。

  传媒港总用地面积约19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项目部所承担的二层平台施工,要把“九宫格”分散的建筑用“井”字形回廊串联,在已经建成的主体建筑上搭建“楼阁”,各地块业主和施工方均不同,协调难度是几何级的。

  施工协调成了项目部每天都要解决的难题。安全风险、责任边界、交界面、动火方案、各种材料、工艺、方案……每次洽谈,都事无巨细,口干舌燥。

  公司领导的支持与炮火支援,成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中建科工大区副总经理陈爱东一直在为项目部鼓劲,项目部几位工长每天的奔波步数突破两万加,接打电话到手机发烫、没电……上海分公司领导班子们则驻点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就资金、图纸、材料、制作等资源配置制定具体措施。

  终于,他们不负众望、攻坚克难,工程推进一路领跑。当年,项目部获得上海市青年突击队称号。

  与时间赛跑,跑出不一样的速度

  2019年4月20日,首根钢柱吊装。随后,L2、M2六个连廊、环廊1-4施工步入正轨,传媒港内9个核心地块同时开工,进度、安全、质量等考验着团队的战斗力。此时,项目部接到业主通知,9月26日L2、M2地块要交付,央视长三角总部将宣布正式启动。争分夺秒的赛跑就此拉开。L2、M2地块涉及10家房建单位、1家市政单位和两家业主单位。要占用地面道路了,要吊装了,要堆放材料了……事无巨细,胡彦超与几位工长始终在与各个地块负责人沟通协调。最大的考验是:二层平台距离地面7米高,钢结构最大跨度35米,吊装、焊接的安全成了重中之重。项目部集思广益,最终确立了“跨道路高空原位安装方案”,为安全吊装提供了保障。

  如何控制总体安全,确保项目进展顺利?项目部坚持贯彻“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全员安全理念,构建总承包安全管理立体网络。项目部24小时连续作战,管理人员全天候现场管理处置。分公司生产、技术、质量、安全部门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交底,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督促。最终,L2、M2地块提前一周交付,喷泉、绿化、灯光一应俱全。

  一个无怨无悔的团队

  2019年9月3日晚,唯一的一座横跨龙腾大道的MB连桥合龙。桥梁虽小,但打桩建桥墩、和交警城管沟通协调等,一样也不能少。由于设计意欲体现钢结构之美,桥梁没有喷漆装饰,这就要求吊装过程必须一次到位,不能有磕磕碰碰。“就好像要用绣花功做搬运活,粗中有细。”胡彦超说。

  龙腾大道不封路,连桥合龙位置处于双向四车道之上。协助交警指挥交通,调试设备、起吊钢箱梁、顺利合拢……沉寂的夜色中,头带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中建科工人,格外耀眼。

  这个五月的一天,记者到项目部采访时,二层平台已经完成全部的结构吊装,正在作绿化、装饰等后续施工。和上海的所有工地一样,今年,项目部也面临因疫情而延误工期的现状。

  为了抢回工期,项目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每天深入施工一线,为封闭的空无死角消毒,提醒工人们安全生产的同时记得佩戴口罩。

  从复工第一天起,胡彦超每天巡回在各地块检查、询问;安全总监、“70后老党员”朱易飞与组长们签了“军令状”,不出现一例确诊,保障工人们身心健康;管理员张勋,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拿上消毒喷雾对项目办公室消毒;曾维盛则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岗,到项目部门口为职工测温并记录……

  月遇从云,花遇和风。“空中花园”已呼之欲出,将为申城增添一道靓丽风景线。在这富有活力的“第二地面”,上海的又一个时尚之地,可以一杯香茗在手,坐看云起云舒。中建科工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曾经是这里的一名建设者。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未经本网证实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新闻